【导读】多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多家券商获批开展新业务!
12月24日晚间,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7家券商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碳市场准入复函。根据复函,中国证监会同意上述公司自营业务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至少15家券商获批
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上述7家券商分别是:长城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
广发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可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招商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及复函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国信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监管制度要求,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不参与地方交易场所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加强对交易对手的管理,不为违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
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其他券商也纷纷表示,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复函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此之前,已有八家券商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允许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率先于2014年和2015年获得了这一资格,并已开始相关业务。2023年2月,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和华宝证券也获得了碳市场准入无异议函。
截至目前,国内至少已有15家券商获得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资格。
券商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
据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机构与交易业务委员会总裁罗东原介绍,企业在向“双碳”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量是巨大的,在流动性良好的碳市场中,参与方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交易和融资,从而获得收益或资金融通用于投资减排项目,而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聚焦到证券行业上,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创新,当前证券公司在碳市场中扮演了信息和服务中介、交易中介、融资者和产品提供方这四种角色。
目前在碳金融业务实操上,证券行业发展出五种成熟的业务模式,分别是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量购买交易、买断式回购交易、碳配额对减排量置换交易和碳抵消/中和交易。其中碳排放权交易是最基础和主流的业务模式,罗东原提到。
罗东原表示,作为国内碳市场最大的交易商,国泰君安深度参与国内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交易,为有交易需求的实体企业客户提供流动性。
据介绍,2023年,国泰君安碳交易规模超1000万吨,历史累计碳交易超7500万吨;承销绿色股权融资项目30个、承销规模252亿元;承销绿色债券(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82只,发行规模合计2672亿元;作为计划管理人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产品13只,规模合计171亿元;累计完成绿色质押融资规模36亿元。
今年7月25日,在上海清算所支持下,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分别落地其首单上海碳配额远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两家券商运用上海清算所的组合保证金机制,以跨期组合交易的方式,实现了业务参与成本的有效降低。
申万宏源FICC事业部表示,该笔业务为公司在获得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函后首单碳排放权衍生品交易,完成从碳排放权现货到衍生品的扩展。
华泰证券表示,通过碳配额远期交易,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效锁定履约成本或收益,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有助于增强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帮助控排企业对未来碳价做出合理判断,从而优化减排措施,规划长期降碳投资。
积极发挥中介优势
除了直接参与碳交易外,券商还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优势,基于自身交易能力和风控体系,从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信息挖掘、碳金融工具等维度多元化丰富碳市场,提高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促进合理碳价的发现,促进碳市场充分发挥激励节能降碳的重要作用,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中信证券称,其是国内首家开展碳交易业务的金融机构,展业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为控排及减排企业提供碳交易及碳金融综合服务,助其降低履约成本、获取降碳资金、实现碳减排收益;常态化提供报价交易服务,助力碳市场活性和有效性提升,交易量行业领先。
中金公司介绍,其积极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交易,于2024年参与全国CCER市场启动首日交易,并携手福建南平挖掘地方资源禀赋,探索打造“生态价值碳汇+”模式,协助当地挖掘具有碳汇开发潜力的林业项目,通过交易推动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助力盘活生态资源,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通道。
制作:小茉
编辑:赵新亮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