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吴磊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时隔一年,北辰实业又交出一份亏损的成绩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2亿元,同比下跌54.59%;归母净利润亏损28.27亿元,直接由盈转亏。
自2022年打破A股上市以来的连续盈利纪录,转入亏损之后,北辰实业曾在2023短暂扭亏,如今再度深陷亏损泥潭,且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曾经,北辰实业依靠“地产+会展”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规模的跨越,营收一度闯入200亿元大关。
如今,房地产高周转模式难以为继,会展业务又受宏观经济掣肘,北辰实业的双轮驱动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动力失衡。
2024年10月,北辰实业的“老将”李伟东辞任董事长,不久之后,张杰接棒成为新的掌舵人。接棒之后,张杰就直面业绩、股价、转型的多重挑战。
1、房地产拖后腿,再亏28亿
近日,北辰实业发布2024年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2亿元,同比下降54.59%,直接回落至9年前(2015年)的水平。不仅如此,这也是自2017年闯入百亿大关之后,其营收首次跌破百亿。
相比于营收,其利润表现更显颓势。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亏损28.27亿元,同比暴跌4254%,直接由盈转亏,创下自2006年在A股上市以来的最高亏损纪录。
(图 / 北辰实业财报)
对于业绩的下滑,北辰实业解释,主要是受房地产开发板块收入减少、业务亏损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板块,2024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4.26亿元(含车位),同比下滑16%;营业收入40.11亿元(含车位),同比下降68.92%。
(图 / 北辰实业财报)
而亏损主要与北辰实业对当地产相关项目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有关。2024年,公司对房地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45亿元、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997万元,合计约26亿元。
(图 / 北辰实业公告)
其实,北辰实业被房地产业务拖累的迹象早有显现。
2022年时,北辰实业曾出现了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15.76亿元。当时,企业就表示,是受房地产开发板块受宏观调控、结算周期的影响。
彼时,公司就对房地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5亿元、计提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1.38亿元。
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2024年,北辰实业对房地产相关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合计约43亿元,这几近吞噬了公司2017年至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总和。
而这种影响很难就此停止。
财报显示,于2024年12月31日,北辰实业的存货总金额为260.94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53%。其中,开发成本(在建开发产品)86.8亿元、开发产品173.71亿元,合计260.51亿元,约占总存货的99.8%。
(图 / 北辰实业财报)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梳理发现,“开发成本”中涉及约14个房地产项目,绝大多数项目都在2016年至2020年开工,而北京北辰红橡墅项目则是在2003年就已经开工。
此外,“开发产品”中包括20余个房地产项目,其中大多数项目在2016年至2024年竣工。
在2021年以前,房地产市场之辉煌不必赘述。而从北辰实业手中项目的开发节点来看,这些土地大多都在2021年以前斩获,在楼市高光时期,这些土地价格、建造成本自然不会太低。如今,房地产市场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去化缓慢,企业自然只能反复计提资产减值。
接下来,北辰实业还需多久才能将存货的溢价抹平?为何这些项目去化如此艰难?是否有更多促销措施?对此,「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试图向北辰实业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2、3年未拿地,会展难当大任
与一般房企不同,北辰实业长期是“地产+会展”的双主业运营模式。
如今,面对房地产的颓势,北辰实业也急切地想要降低房地产业务带来的影响,寄希望于会展业务、商业物业,来带动整体业绩的增长。
在2024年财报中,公司董事长张杰明确了各个业务承担的不同角色。其中,会展业务要冲锋在前,被称为“第一主业”,商业物业要做发展的压舱石,而房地产开发业务则是要破局转型。
其实,北辰实业早已有意弱化房地产业务。2022年至2024年,北辰实业已经连续3年没有新增土地。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土地储备为395.81万平方米。而在2016年、2017年的巅峰时期,其总土地储备一度超过900万平方米。
(图 / 北辰实业公告)
客观而言,北辰实业将目光转向会展业务,有规模优势。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的会展场馆管理规模全国第一。
对于这些会展场馆,公司主要通过自持及轻资产管理输出等方式进行管理。其中,自持场馆包括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等;轻资产管理中,顾问咨询场馆及酒店项目70个,受托管理场馆及酒店项目61个。
(图 / 北辰实业财报)
2024年财报显示,这些受托管理的会展场馆及酒店中,聚集在北上广深的项目并不多。其中,有4个位于北京、1个位于广州,并没有上海、深圳的项目,而上海、深圳正是展会聚集的重地。
另外,「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在2022年财报中,北辰实业受托管理的广州香雪五洲皇冠酒店,自2023年起消失在受托管项目的列表之中。
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会议、展览需求有所起伏,导致招商难度上升,尽管已经成为国内会展行业的龙头企业,北辰实业依然难逃影响。
2024年,其会展(含酒店)及商业物业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5.32%,导致毛利率较2023年同期减少1.69个百分点至45.03%。
(图 / 北辰实业财报(单位:元))
如今,“关税”风波不断,而关税直接影响到展览商品的流通成本以及购买意愿,未来或多或少还会对会展商造成冲击。
尽管北辰实业极力强调对会展业务的重视,以及在这一业务上的优势,但至少目前来看,会展业务对整体业绩的带动仍然有限,房地产业务依旧是支柱。
年报显示,2024年,北辰实业会展(含酒店)及商业物业板块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11.77%,占总营收的41%。同期,房地产开发实现营收40.11亿元,贡献了56%的营收,房地产业务的营收规模依旧领先,且领先幅度超10亿元。
这也意味着,会展业务的扩张,依然难以填补地产收缩的缺口,短时间内更是难以取代房地产业务的地位。如今,北辰实业重压会展业务,是否有可能会让企业的整体规模再下滑?
3股价逼近1元“生死线”,
董事长更替
北辰实业面临的困局,背后的国资应该最为清楚,并很快为其更换董事长。
2024年10月,北辰实业宣布,李伟东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在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中的一切职务。
李伟东是北辰实业的一位“老将”,并且在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曾经先后在金隅集团不动产事业部、金隅物业、大成地产、金隅股份等企业任职,2016年加入北辰实业,2018年连任为执行董事、总经理,2020年开始出任董事长。
在北辰实业工作8年之后,李伟东被调往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官微披露,2024年9月20日,北京城建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城建集团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李伟东任北京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图 / 北京城建集团官微)
很快,北辰实业选举张杰为新任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张杰在北京市属国企有丰富履历,曾先后任职于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北京现代汽车、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相比于李伟东,张杰并没有在地产、会展方面的工作经验,但他曾担任不同公司的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公司治理方面经验丰富。
只是,交到张杰手里的北辰实业算是一个“烫手山芋”。
自2022年以来,北辰实业利润两度亏损,而业绩的剧烈波动,直接反映在股价上。Wind数据显示,2024年7月10日,北辰实业A股盘中股价一度跌至1.25元/股,创下A股上市以来的最低值。
自此之后,北辰实业股价有所反弹,但最高没有超过3元/股,并很快回落。进入2025年之后,公司股价一直在1元/股至2元/股之间震荡,截至4月18日收盘,其股价始终未突破2元/股。
按照上交所规定,如果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被强制退市。也就是说,北辰实业一直在1元“生死线”周边徘徊。
相比A股,北辰实业在港股早已经沦为“仙股”,股价不足1港元/股。
在利润两年累亏44亿元、股价黯淡之时,留给北辰实业调整步伐的时间已然不多。
好在,北辰实业资金链仍然稳定。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7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7亿元,货币资金能够完全覆盖短期债务,并留有一定的资金周转空间。
(图 / 北辰实业财报)
接下来,如何盘活地产存量资产、提升会展规模,成为一道必答题。张杰的选择,或将决定这家老牌国企的走向——向左,是继续承受地产调整的阵痛;向右,是押注会展转型的未知。
不过,市场更期待的应该是,这位新董事长能否打破桎梏,在地产收缩与会展突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